— 公司新闻 —
发布时间:2025-07-06 11:57:16 | 来源:火狐vip体育
近年来,智能建造如火如荼,24个试点城市相继出台有关政策推动智能建造试点工作,截至本文发布前,其中青岛出台了9份智能建造有关政策文件,武汉出台了5份智能建造有关政策文件。分析发现,两地政策在侧重点和实施路径上存在非常明显差异,也对本地智能建造项目和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了不同影响。
截至2025年1月:青岛有123个智能建造试点项目,其中房建项目107个,市政项目16个;智能建造试点企业10家。武汉有92个智能建造试点项目,其中房建项目64个,市政项目28个;智能建造试点企业55家。
青岛:精准激励,重点突破。更强调精准性,侧重绿色金融支持,鼓励企业申报各类奖项,协助申报技术/研发中心,更像是一种“点对点”的扶持。
武汉:全面激励,雨露均沾。更侧重全面性,涵盖容积率核算、提前预售、公积金贷款、政府投资项目BIM成本核算等多个角度,力求覆盖公司发展的方方面面。
青岛:精细化BIM标准,操作性强。在BIM标准上更细化,不仅有房建/轨道BIM设计、施工交付要点,更不可思议的是收费参考和分类分级标准。
武汉:体系化标准建设,覆盖面广。注重整体体系构建,覆盖建筑工业化、BIM设计、智慧工地、智能装备、数字档案等领域,力求构建完整的智能建造标准体系。
青岛:技术攻关,奖励驱动。更注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并通过科技奖励,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。
武汉:场景应用,产学研结合。更强调产学研结合,鼓励企业依托示范项目开展科技成果转化,建立应用场景清单,促进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转化。
青岛:智慧工地全覆盖,平台化支撑。目标是智慧化工地全覆盖,并建设全方位的数字住建平台,为智能建造提供平台化支撑。
武汉:BIM全流程应用,智能工厂转型。强调BIM在勘察设计、施工、运维等全流程的应用,并推动装配式生产基地向数字化、智能化工厂转型。
青岛:打造产业基地,引进领军人才。侧重打造产业基地,并积极引进院士及其团队等领军人才。
武汉:区培育,产业工人培养。注重园区建设,完善产业链,并大力培养BIM模型技术员、装配式建筑施工员等产业工人。
武汉和青岛在智能建造发展上各有千秋。青岛强调全方面覆盖和技术创新,力图构建完善的智能建造生态体系;武汉则侧重重点突破和流程的优化,推动BIM技术在工程建设全流程的应用和智能工厂的建设。
未来,两市能够最终靠相互借鉴,取长补短,一同推动中国智能建造的快速发展。例如,青岛可以加强对企业的扶持力度,提升公司参与度;武汉能更加进一步细化标准,提升操作性。
上一篇:2025年度建筑中国·十大可持续顾问咨询品牌全球发布
下一篇:弘安里(售楼处)首页网站-弘安里销售中心(营销中心)-楼盘欢迎您-小区环境-户型-价格-地址-楼盘详情-周边配套-售楼处电话-交房时间
相关产品
相关文章
热门文章
相关案例